【新华社高管信息】黄山:党建引领 聚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z6尊龙旗舰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新华社高管信息】黄山:党建引领 聚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2年11月07日 10:17:56 来源:新华社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号召“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黄山的乡村是画里乡村,集文化积淀、绝美山水、开放基因、便利交通、淳朴民风于一身,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成为黄山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激活金融春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黄山市结合实际,以“五微”行动为抓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党建引领和服务保障,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开新局。

新华社高管信息38期刊载以《黄山:党建引领 聚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为题,聚焦黄山市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用信用服务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以信用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好经验好做法。全文如下:

近年来,黄山市认真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用信用服务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以信用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建设“信用好、产业强、治理优”美丽乡村。

党建领航

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黄山市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坚持高位推动。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顶格推动、顶格协调、项格调度,各级联席会议充分发挥议事协调、统筹推动作用,定期研究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强日常调度推进,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强化部门联动。该市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金融监管、人民银行、数据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固根基、扬优势,以推动信用村建设为契机,提升能力、激活动力,真正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激发主体能动。压紧压实基层主体责任,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纳入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激发内生动力。制定县乡村组四级责任清单,构建2199个基层网格、配备5350余名骨干网格员,结合信息采集等广泛开展入户走访,“面对面”为群众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数据集成

装上乡村振兴“智慧芯’

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提升基层在实践中工作质效,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精准归集采集信息。建立农村信用专题数据库,定期归集、动态更新25个部门含土地承包、生产经营、涉诉涉法等涉农政务数据122项,占评价指标总数78%。对需上门采集的农村主体经济收支、房产价值等46项数据,开发“涉农资源估算器”准确评估资产价格,由基层党员干部在常态化入户走访服务过程中,使用app采集,后期每年更新1次以上。
      开展乡风文明评议。创新“六个好”乡风文明评议模式,围绕孝敬老人、家庭教育、兄弟姐妹关系、邻里关系、热心公益、支持村“两委”工作、移风易俗、摒弃陋习恶习等方面内容,每年对农户开展1次评议,将熟人社会信用价值量化,约束农户道德行为,打造信用版的村规民约。
      分类画像评定等级。针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行政村4类农村主体,会同金融机构共同搭建以“金融风控模型 乡风文明治理”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把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为aaa、aa、a、b、 c、d六个等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为aaa、 aa、a、b四个等级,行政村分为aaa、aa、a三个等级,a级及以上为“信用主体”。截至目前,共建档主体21.5万户(个),已完成评定各类信用主体8.3万户(个)。  

金融造血

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黄山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线上线下结合,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打造特色版信用信息平台。搭建互联互通服务平台,设置金融产品应用中心、线上信用好超市等模块,推动金融机构与平台直连,共建共享数字资源。构建线上涉农金融产品超市,变“银行筛选客户”为“客户选择银行”。加强数字金融创新,农行等6家银行实现纯线上小额信用贷款“秒批秒贷”,目前信用贷款产品已覆盖所有信用主体。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出台金融z6尊龙旗舰的服务支持政策8条,金融机构开发“茶叶贷”“枇杷贷”等特色金融产品72款,直接运用评级结果,开展差异化授信用信,农户贷款利率最低至3.5%。通过信用建设,为金融机构精选客户群体、降低尽调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实现让利于民。目前,各家金融机构累计授信35.25亿元、用信14.85亿元,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输送金融活血。
      着力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出台尽职免责管理办法,指导各区县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安排村集体经济组织信贷风险补偿资金1550万元,让银行“敢放贷”“速放款”。探索开展农村信用修复,清收小额不良贷款1372笔236万元。创新成立“金融纠纷调解室”,成功调解金融纠纷23起。

产业赋能

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

黄山市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作为促进一产“两强一增”的重要抓手。
       提升产业实力。紧扣徽茶、农旅乡愁等“六业千亿”行动,出台党建引领信用村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意见》,助力打造“田园徽州”“黟县五黑”绿色农产品公用品牌。拓宽信用评价主体,创新信用徽姑娘农家乐(民宿)评价,实施金融信贷优惠等6项激励措施,获评45家,已授信1708万元、用信1141.7万元。
       提升主体活力。创建信用村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合作社,并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予以激励,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311个。建立乡村产业发展专家库、服务团,实行“信用村吹哨,服务团报到”,帮助制定产业发展和融资计划,开展“五送”活动1903次,推动涉农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加速向农村集聚,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创造条件。
       提升增收能力。出台激励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政策体系,构建7种发展模式,成立县级“两山银行”、镇级“振兴公司”、村级“强村公司”三级乡村运营主体559家,全市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幅超30%,强村占比超25%,全市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速达到上年的3倍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治理塑形

优化乡村振兴“软环境”

黄山市以信用治理为牵引,一体嵌入自治、德治、法治,积极拓展信用服务应用场景,持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广泛拓展应用场景。通过金融支持杠杆,将信用结果运用从金融领域向教育医疗、交通文旅等民生领域及社会治理领域拓展,延伸信用“福利清单”,出台信用户礼遇政策,将行为规范与农民的利益相挂钩,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受限”的道德约束机制,引导农民向上向善、杜绝陈规陋习,通过一家一户的“小信用”,涵养农村信用环境,做细做实乡村“大治理”。
      推进善治和美乡村。传承创新徽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开展“四遵教育”“四微治理”“四零创建”三大行动,解决群众法治观念不强等问题,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创建“作退一步想”工作室1000余个,推动基层干部常态化走访,有效化解信访矛盾1.26万件、成功率98.5%,在全省唯一三捧“长安杯”。
      实现治理和谐有序。通过乡风文明评议,探索打造“徽州乡风评理堂”,创新“户主会”制度,激发农户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引导信用户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五微”等乡村建设行动。  


编辑:洪书秀

网站地图